垃圾焚烧废气成分复杂且危害显著,主要包含颗粒物、酸性气体、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颗粒物可引发呼吸道疾病;氯化氢、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腐蚀设备并形成酸雨,氮氧化物则诱发光化学烟雾;汞、铅等重金属具有强毒性和生物累积性;二噁英类物质更是强致癌、致畸且难以降解,需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全面净化。

废气处理需通过 “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 三级协同流程完成。预处理阶段由急冷塔将高温废气在 1-2 秒内从 500℃以上降至 200℃以下,避免二噁英再生并初步吸收酸性气体;主处理阶段聚焦脱酸、除尘与脱硝,针对性去除各类污染物;深度处理则通过活性炭吸附进一步清除残留的重金属和二噁英,确保净化彻底。

不同处理阶段配备核心设备承担关键功能。脱酸环节有干法、半干法、湿法三类设备,其中半干法旋转喷雾反应塔因效率高(脱酸率超 90%)、无废水排放成为主流;布袋除尘器凭借耐高温滤料实现 99% 以上的除尘效率,同时截留脱酸产物;脱硝采用 SNCR 或 SCR 技术,后者在催化剂作用下脱硝率可达 70-90%;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多孔结构精准捕捉微量污染物。
设备系统依赖动态协同的自动化控制逻辑保障运行。急冷塔需严格控制降温速率以规避二噁英再生窗口;脱酸和脱硝设备根据在线监测数据实时调整碱性药剂与还原剂投加量;活性炭喷入量依据重金属和二噁英浓度动态适配,同时 SCR 脱硝需维持 180-400℃的最佳反应温度,确保各环节高效协同。


设备运行需严格遵循环保标准要求,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明确规定核心污染物排放限值:颗粒物≤10mg/m³,氯化氢≤50mg/m³,二氧化硫≤80mg/m³,氮氧化物≤200mg/m³(新建项目),二噁英类≤0.1ng TEQ/m³。部分地区执行更严地方标准,设备设计与运行需以此为核心目标,通过多级净化实现垃圾焚烧的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