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头控制(前置核心)
从源头减少二噁英生成是关键:
工业生产(如垃圾焚烧、危废处理)中,优化燃烧工况,确保充分供氧、避免局部低温,减少不完全燃烧;
预处理原料,降低含氯有机物(如塑料、橡胶)占比,减少氯元素来源。

二、末端处理核心技术
(1)吸附捕获技术
采用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分子筛等多孔材料物理吸附二噁英,常作为高温 / 催化处理后的末端净化工艺。
关键:定期更换吸附剂,废吸附剂按危废规范处理(高温再生或安全填埋),防止二次污染。

(2)高温破坏技术
利用二噁英在 850℃以上高温且停留≥2 秒可分解的特性,通过焚烧炉或热解装置将废气加热至 850-1200℃,使其彻底转化为 CO₂、H₂O 等无害物质。
关键:严格控制温度、停留时间及湍流混合,防止局部低温导致二次生成,适用于高浓度废气处理。
(3)催化分解技术
在 200-400℃条件下,通过钒钛基或贵金属(Pt、Pd)催化剂,促使二噁英氧化分解。
优势:能耗低于高温焚烧,适合中低浓度废气;需避免重金属、粉尘导致催化剂中毒。


三、处理目标
通过组合工艺,确保废气中二噁英排放浓度≤0.1ng TEQ/m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